【模板】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控制验证方案

VIP免费
多多猪 2025-08-26 12 221.51KB 3 页
侵权投诉
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控制验证方
1.
通过设计试验确认 XX 半成品的储存环境和存放有效期。其可能存在的环节如下
(1)在内包装封口前初始污染菌是否满足控制要求(定期监控
(2)等待灭菌的产品,密封严实存放在外包间,其初始污染菌随储存时间变化。
2.适用范围
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产品,通过试验研究, 以确定在各种情况下的储存有效期。
3.发放范围
管理者代表、生产部和质量部等有关部门及人员。
4.规范性引用文件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15 版 附录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
5. 组织和职责
根据验证工作量的大小,本公司成立验证组,由公司管理者代表任组长,生产部、质量部、有关
门及人员任组员。验证小组职责:
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、批准;
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, 以保证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;
负责验证数据结果的审核
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;
负责发放验证证书;
负责确定该项验证的再验证周期。
5.1 主责部门
本方案的主责部门为公司管理者代表,其职责为: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,颁发验证证书。
5.2 相关部门
本方案的相关部门为质量部,其职责为:按标准操作规程及验证方案进行各项确认,及时报告确认
结果,形成验证报告; 负责操作培训和现场监督
6.步骤和方法
6.1 计划及进度
本验证由质量部提出完整的验证计划,经验证小组批准后实施, 由质量部完成,整个验证活动分
为两个阶段完成:
运行(OQ) 从 日到
性能确认(PQ) 从 年 月 日到 年 月
6.2 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检测方法及可接受标准
6.2.1 抽样方法和抽样规
每一个生品抽样批机抽 1 (长宽约 5cm×2cm 1 单位在洁条件
下精确称重,标记
需要临时或长期存放时间预计不超 30 天(1 个月
合细菌的生长规律可能存在的存放天数,
样检测的时间设计为存入后 1 天第 2 天、第 3 、第 5 天、第 7 天 15 、第 30 天。
1
6.2.2 供试液制备
1) 取 0.9%的生 10ml内;
2) 将取样依次投入试管,充分摇匀
6.2.3 接种与培养
1) 上述供试 1ml 加入 9ml 生水溶液, 1:10 2ml入 2 个已
灭菌的平皿内(每个平皿注入 1 ml)
2) 1ml 加入盛有 9ml 生理盐水的试 1: 100 2ml分别
入 2 个已灭菌平皿内(每个平皿 1 ml)
3) 用已菌的养琼养基化待 40-50, 倾注 15ml 上 4 个平,盖上盖
并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快速转动平皿,使供试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。
4) 以上平皿做好标记, 以免混淆
5) 待培养基凝固后,将平皿移 37℃的培养箱中培养不少于 42 小时。
6.2.4 菌落计数
1) 300 CFU 时 1: 1000 1ml 加 0.9%
9ml 中取得,然后重新接种及培养。
2) 当细菌生长呈片状、花点样菌落该平皿不以计数。
3) 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中的一半,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,则可将此半个平皿菌落计
后乘 2, 以代表全平皿菌落数。
4) 计数方法
均数×
/量(g=
质量
a) 首先选取平均菌落数在 30~300 之间的平皿,作为菌落总数测定的范围。
b) 只有一个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在 30~300 之间,则菌落数为该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。
c) 如有两个相邻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在 30~300 之间则先计算两稀释级菌落数的比值。
高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×稀释倍数
=
低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×稀释倍数
当比值≤2 时,则以 2 个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值报告。当比值>2 时则以低稀释级的平均菌
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。
d) 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 300 以上,按最高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稀释级
均菌落数均在 30 下,按最低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。
e) 释级菌落数均 30300 则以 30 或 300 的稀释级菌落
释倍数报告。
f) 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无菌落生长或最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小于 1 时,应报告菌数为<10 个
/g
g) 有 3 个稀释级均菌落数均在 30~300 之间,则以后 2 级计算级比值报告
h) 菌落计数告,菌落数在 10 以内时,按实有数。大 100 时用二位有
两位有效数值后面,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。在报告菌落数为“不可计”时,应表明样品的稀释度。
例:
例次
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
两相邻稀释度
菌数之比
菌落总数
个/g
报告方式
个/g
10
-1
10
-2
10
-3
1
1365
164
20
-
16400
16000 或 1.6×104
2
2760
295
46
1.6
38000
38000 或 3.8×104
3
2890
271
60
2.2
27100
27000 或 2.7×104
4
不可
4650
513
-
513000
510000 或 5.1×105
5
27
11
5
270
270 或 2.7×102
2
i)总稀释倍数计算时应包括取样时的10ml, 即已稀释10倍。
6.2.5 可接受标准
始污染菌制值: ≤100 CFU/单位
6.3 验证内容
6.3.1 包装封口前的半成品
生产批号
初始菌检测均值(CFU/单位
结果评价
结论灭菌前初始污染
主检 复检 日期 月 日
6.3.2 等待灭菌的半成品
存放时间
初始菌检测均值(CFU/单位
评价
第 1 天
第 2 天
第 3 天
第 7 天
15 天
30 天
结论:半成品初始污染菌
主检 复检 日期 月 日
以上记录要三次生产批。
7.批准结论
验证组组长对验证报告进行审查、批准、并出具合格证明(合格验证报告)。
8.再验证周期
a)常规再验证周期一年;
b) 定期对初始污染菌和微粒的检测,定期汇总并进行趋势分析;
摘要:

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控制验证方案1.目的通过设计试验确认XX半成品的储存环境和存放有效期。其可能存在的环节如下:(1)在内包装封口前初始污染菌是否满足控制要求(定期监控);(2)等待灭菌的产品,密封严实存放在外包间,其初始污染菌随储存时间变化。2.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产品,通过试验研究,以确定在各种情况下的储存有效期。3.发放范围管理者代表、生产部和质量部等有关部门及人员。4.规范性引用文件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15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5.组织和职责根据验证工作量的大小,本公司成立验证组,由公司管理者代表任组长,生产部、质量部、有关部门及人员任组员。验证小组职责: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...

展开>> 收起<<
【模板】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控制验证方案.pdf

共3页,预览3页

还剩页未读, 继续阅读

声明:如果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我们的进行举报。
作者:多多猪 分类:实用文档 属性:3 页 大小:221.51KB 格式:PDF 时间:2025-08-26
/ 3
客服
关注